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DeepSeek新模型媲美OpenAI,代码能力突出且确认开源,网友欢呼:今年编程轻松多了!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DeepSeek-R1-Preview在LiveCodeBench测试中表现与OpenAI o1的中档推理相当,摘掉轻量版帽子后,其基础模型更大。该模型在推理长度增加时表现出稳定提升,并具备自我纠正能力。网友期待其开源模型和API,预计将在编程领域带来显著影响。

AI医疗初创公司Hippocratic AI获a16z早期投资,最新估值突破16.4亿美元

Hippocratic AI,成立于2023年,致力于通过其核心产品Polaris——一个以安全性为核心的大语言模型,为患者提供非诊断性医疗建议。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已累计融资约2.76亿美元,并计划扩展其AI代理至更多医疗任务。Polaris 2.0版本支持14种语言,准确率超过99%,并已完成数十万次患者通话。

逆龄神器来袭!OpenAI新技术或让人类寿命延长10年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OpenAI与Retro Biosciences合作开发的GPT-4b micro AI模型,通过蛋白质重编程技术有望将人类寿命延长十年。该模型能精准预测蛋白质互动,提高干细胞生产效率50倍,为再生医学和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新可能。目前,该模型尚未公开,且存在伦理和社会公平性的讨论。

前SpaceX工程师揭秘:巧用o1模型,高效解决复杂问题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Ben Hylak最初对o1持怀疑态度,但现在成为其活跃用户。他认为o1不是聊天模型,而是高效的“报告生成器”。成功使用o1需提供大量上下文信息,并明确所需输出。o1的优势包括一次性生成代码文件、较少幻觉、准确的医学诊断及解释复杂概念,不足之处在于特定写作风格的写作和构建完整应用的能力有限。

Atom Capital解析:中美AI创投趋势与初创企业出海战略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2024年,AI领域迎来多项突破,包括OpenAI的Sora视频生成模型、GPT-4o的多模态融合、Meta的Llama 3.1开源模型追平闭源模型、以及DeepSeek V3在中国的快速崛起。AI编程和数字员工在产业中广泛应用,标志着AI从基础模型转向应用落地。中国企业在AI硬件和Prosumer市场方面表现出色,但中美AI竞争的关键在于产业生态和商业化能力。未来,AI编程有望对IT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Fermata获1000万美元A轮融资,加速人工智能在农作物管理中的应用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Fermata获得Raw Ventures领投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用于开发集中式数字大脑,通过先进数据分析实现作物自主管理。该公司致力于解决农业数据处理难题,提供从病虫害识别到作物健康监测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新功能包括产量预测等预测工具,目标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并降低成本。

这家公司向谷歌发起挑战,称其拥有“完美的搜索引擎”!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Exa公司的CEO Will Bryk提出,当前搜索引擎无法准确理解复杂查询,而Exa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能真正理解用户需求的完美搜索引擎。相比谷歌和必应仅依赖关键词匹配和AI摘要生成,Exa希望通过神经搜索算法和新型财务激励,克服技术难题并提供全面、无偏见的信息检索。他认为,构建这样一个系统不仅需要资金和技术,还需要创新精神和长期坚持。

奥特曼透露:几周内将发布o3-mini,AGI仅需872兆瓦计算力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OpenAI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发布o3-mini模型,该模型有high、medium、low三个版本,性能低于o1-pro但速度更快,且更适合编程任务。此外,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透露,o3-pro的定价将远低于每月2000美元,并将向ChatGPT Plus订阅者开放。同时,关于AGI所需的计算能力,奥特曼表示需要872兆瓦,这一数据接近当前AI系统的水平。

一个月体验下来,Devin真的不怎么样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研究者在使用AI编程工具Devin一个月后发现,尽管Devin在简单任务上表现尚可,但在复杂任务中频繁失败,14次任务失败,3次成功,3次结果不确定。新版本Devin 1.2虽有改进,但仍未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新手程序员使用代码生成“神提示”,效率提升100倍,地位堪比“Make it more X”!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通过不断迭代提示词和优化,Max Woolf的实验展示了如何使代码性能提升100倍。实验中,通过改进算法、内存管理和使用numba和numpy库,最终代码运行时间从657毫秒缩短至6毫秒。然而,“好代码”的定义不仅限于速度,还需考虑代码质量、可读性和实用性。

OpenAI员工暗示内部已开发出更高级AI?曝出GPT-5研发却遭雪藏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OpenAI可能已达到“递归自我改进”的门槛,其o3模型在多项测试中表现出色,如Codeforces得分2727,FrontierMath得分25%,GPQA得分88%,ARC-AGI得分88%。尽管o3模型运行成本高昂,但其推理成本每年下降约10倍。有传言称OpenAI和Anthropic已训练出GPT-5级别模型但未公开,因其成本过高。专家认为,推理扩展范式对AI安全性和AGI时间表有重大影响,可能使AGI提前一年实现。OpenAI的突破可能导致其主导AI市场。

特供版RTX 5090D AI算力仅3秒,无法“炼丹”,还不支持多GPU配置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英伟达推出的RTX 5090D显卡为中国特供版本,保留了满血版的所有规格,但在AI性能上降低了29%,且功耗和频率被锁死,无法超频。此外,它不支持多GPU配置,限制了其在AI应用和服务器集群搭建上的能力。该显卡采用4纳米工艺,拥有21,760个CUDA核心和32GB GDDR7显存。

120天搭建119块“乐高”算力工厂,破解Scaling Law难题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浪潮信息通过预制化AIDC解决方案,仅用120天和119个集装箱,建成了一个高效节能、可弹性扩容的算力工厂,将建设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4个月。该工厂不仅能满足大规模AI模型的算力需求,还通过创新技术如液冷、光伏等降低PUE至1.1以下,显著提高运营效率并减少成本。此外,元脑算力工厂配备了AI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和AIStation,实现高效稳定的算力运营和大规模AI训练。

OpenAI突破在即,或已达到起飞临界点!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OpenAI的自我递归改进技术引发热议,有消息称其已达到可自我改进的阶段,甚至可能实现自动化AI研发。这一进展让业内人士感到震惊,认为OpenAI可能已跨越临界点,进入智能飞跃期。若属实,这将对AI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Cursor营收超亿,成百万程序员首选编辑器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Cursor,一款由Anysphere公司开发的AI编辑器,在B轮融资中获得1.05亿美元,目前估值达26亿美元。该编辑器拥有1亿美元的经常性年收入,每天处理约10亿个字符。自24年中接入Claude 3.5 Sonnet以来,用户量激增。Cursor通过改进模型速度和新增功能,显著提升了编程效率。受其影响,AI编程工具创业领域迅速升温。

GPT-5与Opus 3.5延迟发布,新猜想:已被蒸馏成小模型悄悄上市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OpenAI可能已构建了GPT-5,但未公开发布,而是用于内部生成数据和改进模型。Anthropic的Claude Opus 3.5也被用于类似目的。这些大模型虽表现优异,但由于高昂的推理成本,实验室选择不发布,转而采用蒸馏技术提升较小模型的性能。这反映出AI领域正转向更高效、成本更低的模型开发策略。

Uni-AdaFocus框架让AI视频理解计算效率提升4-23倍,实现“划重点”式学习!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Uni-AdaFocus是一个高效的视频理解框架,通过降低时间、空间和样本冗余性,实现在多个数据集上显著的加速和准确性提升。该框架在处理长视频时可加速5倍,并在特定情况下达到23倍的推理加速或7.7%的准确性提升。Uni-AdaFocus已在7个学术数据集和3个实际应用场景中验证,展示了其在视频推荐、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

国产3D大模型引爆外网,外国网友纷纷放弃过年狂测模型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影眸科技的Rodin Gen-1.5上线,显著提高了3D生成的边缘锐度和拓扑结构质量,尤其适用于工业模型和硬表面模型。该版本在年末发布,尽管用户假期众多,仍受到热烈欢迎。自去年6月推出以来,Rodin Gen-1已迅速成为市场上的领先产品,45天即实现100万美元的ARR。Rodin Gen-1.5的发布标志着3D大模型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有望推动3D生成技术的广泛应用。

红杉再投AI法律独角兽Harvey, ARR突破5000万美元,一年增速惊人!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红杉资本计划对AI初创公司Harvey进行新一轮投资,预计融资3亿美元,估值达30亿美元。此次投资发生在公司年经常性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的一个月后,相比去年同期的1000万美元显著增长。Harvey成立于2022年,主要为律师行业提供自动化服务。

北美VC纷纷加码AI软件测试,紧随AI编程之后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Ranger,一家专注于AI软件测试的旧金山初创公司,在12月获65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并在2023年11月获240万美元前种子轮投资。该公司开发的AI工具能自动进行质量保证测试,解决了传统测试过程中的乏味与手动问题。目前,Ranger已服务包括OpenAI在内的多个客户,尽管大部分工作已实现AI自动化,但某些复杂任务仍需人工介入。

英伟达迷你超级计算机来袭,你的AI需求值得拥有吗?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CES 展示了多款结合 AI 的新产品,如宏基、惠普和华硕推出的 AI 一体机和迷你电脑,均配备高性能处理器和 NPU,支持微软 Copilot Plus。然而,这些产品尚未公布具体上市时间和评测结果。当前,AI 主要依赖云端部署,将 AI 移植到本地仍面临挑战。英伟达的 Project Digits 虽具备强大 AI 处理能力,但价格高昂,面向专业用户。对于普通消费者,现有显卡已能满足多数需求,且硬件更新换代迅速,性价比可能不如购买 AI 软件服务。

5秒内用AI制作红包封面,还有60000个限量款等你来领!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微信红包封面定制即将开启,许多用户通过不同渠道获得了红包封面额度,但面临设计难题。为此,作者开发了一个AI工具,只需输入几个词语,就能快速生成符合要求的红包封面图片。该工具基于微信红包封面开放平台,使用AI绘图模型和预设尺寸957*1278像素,帮助用户轻松制作个性化红包封面。

国产AlphaFold3上线,大分子预测精度超越国际版,低成本即可使用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百度智能云与螺旋桨团队开发的HelixFold3在生物分子结构预测上达到或超越AlphaFold3的水平,尤其在RNA分子和共价修饰场景中表现更佳。该工具支持在线服务,按算力付费,成功率为80%以上,且降低了使用门槛和成本。此外,HelixFold3在抗原-抗体结构预测中表现出色,有助于药物设计和疾病治疗。

半年融资过亿!FEELING AI聚焦生成式3D动态内容交互产品研发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FEELING AI(云梧智能),一家专注于“1+N”多模态模型系统的初创公司,成立半年内已获超亿元融资,致力于打造以3D动态内容为核心的交互产品。该公司由顶尖科研人才创立,团队成员来自知名院校和企业,聚焦于AI生成3D可交互内容,目标是构建多元、自由、开放的互动娱乐平台。

国产3D大模型火遍海外,外国网友纷纷放弃过年,争相体验!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Rodin Gen-1.5上线,显著提升了3D生成的锐利边缘和拓扑结构,尤其适用于CAD类工业模型与硬表面模型。该版本在45天内实现100万美元的ARR,远超同类产品。影眸科技凭借其3D原生数据路径,克服了2D升维技术的局限,推动3D生成技术达到新的行业标准。

AI作图助力职场,告别“职场牛马”生活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随着AI作图工具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需要配图工作的人员开始使用AI来提升工作效率。当前流行的AI绘画工具包括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即梦等,这些工具不仅能生成各种类型的图片,还能进行细节调整和优化。然而,AI作图在版权归属、指令识别精准度和生成内容精细度方面仍存在问题。尽管如此,AI已成为设计师的重要辅助工具,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一个项目中,AI制作的物料图最多可占一半,出图效率比纯人工高出约50%。

大模型真的是色盲吗?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测试显示,智谱的GLM-4模型在色盲样本测试中表现优于其他四个大模型,包括OpenAI的GPT-4、Claude 3.5 Sonnet、Gemini 2.0和Claude Gemini。此外,智谱的模型还具备更强的视觉理解和视频处理能力,并提供了多款免费模型。然而,该测试方法存在不严谨之处,且模型与人类看图原理不同。

45天实现100万美金ARR,这家创业公司靠AI 3D技术找到了增长秘诀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影眸科技的Rodin在45天内实现了100万美元的ARR,比HeyGen快了近半年。该公司专注于3D生成技术,已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字节跳动和美团龙珠。影眸团队致力于解决3D生成数据的标准化问题,以实现更好的工业应用。他们从2D转为全心投入3D原生生成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并与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合作。

理想汽车推出全新自动驾驶技术,实现AI推理过程可视化,开启未来驾驶新篇章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理想汽车在2024年1月发布了OTA7.0版本,实现全场景端到端智能驾驶,覆盖城市、高速及环路NOA。该系统通过OneModel端到端+VLM智驾技术,实现了从车位到车位的全程智能驾驶,并具备AI推理可视化功能。截至2024年底,理想智能驾驶累计用户超百万人,总里程达17.2亿公里。理想计划未来两年将训练数据量增至2000万Clips,目标是实现MPI达500公里。

揭秘!谁在悄然争夺中国最年轻的AI用户群体?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2025年AI领域聚焦场景应用,其中夸克因其高效智能的服务在年轻用户中脱颖而出。夸克通过高考智能信息服务等功能吸引了大量24岁以下用户,并凭借高留存率和多功能AI工具赢得了市场认可,成为阿里布局ToC端AI的重要应用。数据显示,夸克App年度下载量超3.7亿,留存率超过40%,确立了其在年轻用户群体中的领先地位。

阶跃星辰推出Step R-mini,推理模型实现文理兼备!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阶跃星辰发布了首款推理模型Step Reasoner mini(Step R-mini),该模型在数学和代码任务上表现优异,超越了同类产品o1-mini。Step R-mini具备文理兼修的能力,通过大规模强化学习和Scaling Law原则优化,实现了高效的推理和验证机制。此外,阶跃星辰还透露正在开发视觉推理模型,以扩展其在多模态推理领域的应用。

6周AI私教辅导相当于2年在校学习?新研究引爆教育界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研究表明,尼日利亚高中生在6周内通过AI辅导(使用GPT-4)取得的学习成效相当于正常学习两年。该研究覆盖800名学生,发现参与AI辅导课程越多,进步越明显,且效果超过80%的传统教育干预措施。此外,学生出勤天数与学习成效正相关,表明AI辅助教学具有显著优势。

阿里AI升级!天猫精灵与夸克融合,联手探索全新AI眼镜技术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阿里近期调整智能互联事业群管理架构,由吴嘉统管,天猫精灵业务中心负责人宋刚向其汇报。此次调整旨在整合阿里To C的大模型相关业务,推动AI硬件及应用的发展。天猫精灵团队正与夸克团队融合,探索包括AI眼镜在内的新硬件方向。截至发稿,阿里暂无官方回应。

AI智能体即将达到中级程序员水平,你的工作可能不保!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预测,2025年AI将能完成中级软件工程师的工作,这引发了业界对程序员未来的担忧。尽管目前AI在复杂任务上的表现有限,但其编程能力迅速提升,可能导致未来只有高技能程序员能在AI辅助下工作,而普通程序员面临被替代的风险。程序员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或将转向与人类沟通和管理任务等软技能。

AI模拟5亿年生物进化,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型蛋白质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科学家研发了名为ESM3的多模态生成式AI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超过31.5亿条蛋白质序列和2.36亿个蛋白质结构,能在5亿年内自然进化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生成全新功能性蛋白质。ESM3成功设计出与已知荧光蛋白序列差异巨大的新型绿色荧光蛋白esmGFP,展示了其在蛋白质设计和药物开发中的巨大潜力。

AI情感导师半年吸金千万,火爆网络教人谈恋爱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恋爱输入法”产品在过去一年内迅速走红,尤其在国内,Lovekey键盘、蜜小语和Love键盘年收入均超千万人民币,最高达3100万元。海外产品如RIZZ和Plug AI也表现出色,RIZZ月活用户达150万,年收入约3280万元。这些产品主要通过提供个性化调情和聊天建议来吸引用户,尤其是男性用户群体。尽管产品生命周期较短,但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对用户情感需求的精准把握使其商业化表现突出。

大厂争相布局的3D生成领域,离ChatGPT时刻仅一步之遥?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索尼、字节跳动、腾讯等巨头纷纷推出3D内容创作工具和平台,如索尼的“XYN™”解决方案、字节领投的影眸科技A轮融资及腾讯的“腾讯混元3D”平台,加速3D内容创作的普及与创新。其中,影眸科技的Rodin 3D大模型45天实现100万美元年经常性收入,并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推动3D内容在全球市场的商业化。

2024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揭秘:“模型幻觉”如何激发我的无限创造力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AI的“幻觉”能力被科学家发现具有巨大应用价值,不仅加速了新想法的提出与验证,还在蛋白质设计、药物研发等领域取得突破。例如,麻省理工教授James J. Collins和诺贝尔奖得主David Baker均借助AI“幻觉”加速了研究进展。Baker团队一年内设计了一千万种全新蛋白质,其中129种已被成功制造出来。此外,AI“幻觉”还被用于改进模糊医学图像和设计减少细菌污染的新型导管。尽管该术语存在争议,但其在科学领域的创新潜力得到认可。

对话具身智能专家:揭秘AI驱动机器人新未来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CMU联合20多所研究实验室开源发布了生成式物理引擎Genesis,该引擎由清华、北大、CMU、斯坦福等高校及英伟达、太极图形等企业共同开发,支持生成物理精确的视频、相机运动、角色动作等,并可用于机器人操作和运动策略。Genesis将于1月20日进行直播分享,详细介绍其特性和应用。

依图科技前高管创立「云锦微」获科大讯飞领投天使轮融资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云锦微智能科技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科大讯飞领投。该公司专注于研发具身智能操作系统,致力于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边缘计算,实现低成本智能化改造。团队核心成员具有丰富AI及芯片背景。截至目前,云锦微已赋能近百家企业客户,累计销售额数千万元。公司推出一站式AI边缘计算方案,包括云锦OS操作系统及相关产品,大幅降低算力成本,推动AI技术普及。

印度大佬获近三千万美元融资,创办企业级Agent获Accel等知名机构支持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Nurix AI,由印度企业家Mukesh Bansal创立,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定制化AI解决方案,特别在呼叫中心和外拨销售领域。该公司近期获得2750万美元融资,主要用于研发和市场扩张。Nurix AI的产品包括AI Agent和Agent Assist,已显示能提升30%至50%的工作效率。

AI加持的智能戒指售价高达13000元,你觉得值吗?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Ultrahuman在CES 2025上推出了高端智能戒指系列“Rare”,包括三款售价分别为1900美元和2200美元的戒指,主打健康监测功能。尽管售价高昂,其功能与较低价位的Ultrahuman Ring Air基本相同。Movano公司则展示了结合AI的Evie Ring,通过医学期刊训练的AI助手提供健康咨询,强调准确性和可靠性。智能戒指市场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100亿美元,年增长率24.1%,但面临功能与性价比的挑战。

智谱加入美国“实体清单”,刚刚发生!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美国政府更新实体清单,新增11家中国公司,主要涉及智谱及其子公司,理由是这些公司推进中国军事现代化,违反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智谱对此表示,被列入实体清单不会影响其业务,并将继续参与全球人工智能竞争。这一举措并未阻止中国AI技术的发展,中美在AI领域的差距正在缩小。

从0到4000万用户:Gamma创始人的增长秘籍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Gamma,一款AI辅助PPT生成工具,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成绩,拥有4000万用户,生成1.5亿次内容,涉及250万站点和5亿张图片。其成功归因于聚焦演示文稿排版问题,借助AI技术革新用户体验,并通过Product Hunt等平台推广,实现用户量30倍增长。尽管面临资金短缺和增长停滞等挑战,Gamma通过专注AI技术和坚持初始愿景最终走向成功。

支付宝新推出AI陪伴产品,可能是下一个蚂蚁庄园?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支付宝上线了名为“心底之凹”的AI虚拟宠物小程序,主要功能包括聊天互动、游戏等。尽管其入口被暂时关闭,但仍可通过搜索小程序访问。该产品已迭代多次,当前提供与AI聊天、漂流瓶式互动、解谜游戏及猜谜等多种玩法。支付宝在AI领域的探索持续进行,未来能否在留存和社交方面取得突破值得关注。

OpenAI Cursor被破解,低调使用的秘密曝光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Cursor是一款集成先进大型语言模型的代码编辑器,支持自然语言理解和代码生成,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其特点包括高效的编程辅助和AI智能提示,但存在每日使用次数限制。用户可通过重置机器ID或更换账户来应对次数限制问题。

面壁新AI模型惊现iPad,低调开源引发关注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面壁发布的MiniCPM-o 2.6模型,具有8B参数,能在iPad上运行,性能可媲美GPT-4o。该模型展示了真正的多模态能力和强大的计算效率,与当前市场上倾向于“糊弄”的AI产品形成对比。MiniCPM-o 2.6不仅成本低、稳定性高,还增强了隐私保护,预示端侧AI的潜力和未来可能与云端AI共存。

科大讯飞星火X1登顶全国产算力王者,多项指标斩获国内第一!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讯飞星火深度推理大模型X1发布,使用全国产算力,在多项数学测试中超越国内外同类模型,尤其在中文数学能力和推理方面表现突出。X1已在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应用,展示了强大的实战能力。

2025预测:谁能成为中国AI时代的第一网红平台?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Reddit因AI技术的成功应用而业绩飙升,吸引了Google和OpenAI等公司利用其高质量语料库进行模型训练。Reddit的独立平台特性及其独特的用户内容评价机制使其成为理想的语料供应商。相比之下,国内UGC平台如B站、小红书、微博、豆瓣、知乎和贴吧中,B站和微博可能更适合与AI大模型厂商合作,尤其是B站在商业模式和用户粘性方面表现突出,而小红书目前无意成为语料供应商。未来AI训练将更加依赖高质量语料库,平台与用户协议将是关键。

科技春晚落幕,机器人引领新潮流,电视即将迎来AI时代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CES 2025展示了众多AI赋能的产品,包括机器人、智能眼镜和电视等,体现了AI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展会中有4800多家企业参展,323家为世界500强。宇树科技的机器人能负载120公斤翻山越岭,速腾聚创的灵巧手具备20自由度,雷鸟创新展示了多款AI拍摄眼镜,而TCL和三星的智能电视则能自动调整内容和管理智能家居。此外,多款医疗和可穿戴设备也展示了AI技术的应用。

创投与AI助力,让无名之人也能发光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2024年对中国而言是变革和挑战并存的一年。小区业委会换届和美国总统换届影响了个人的房产和职业发展。创投趋势显示一线城市投融资数量下滑,而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保持活力。AI领域,尽管整体创投环境艰难,但AI成为唯一共识,特别是在大语言模型、AI生图/视频、AI蛋白质结构预测和特斯拉FSD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AI项目的成功取决于全局观、算力和数据质量,以及年轻团队的创新能力。

大模型能否掌握外星语言成为研究热点?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大模型在学习具有高度组合性的语言时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优势,这种语言结构的组合性提高了学习和泛化能力。研究发现,无论是人类还是大模型,在面对高组合度语言时,泛化能力显著提升。这意味着如果外星语言具备清晰的结构和规则,大数据模型可能能够学会并理解这种“外星语言”。

ChatGPT全年更新回顾:见证“大模型风向标”进化全过程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2024年,OpenAI的ChatGPT在大模型领域不断创新,推出了个性化聊天机器人商店、增强记忆功能、多模态处理能力等多项功能,提升了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关键更新包括1月的GPT商店和内联标记,2月的记忆功能和Sora视频生成,3月的自定义指令和DALL·E 3控制,4月的无账号访问和GPT-4 Turbo发布,5月的免费用户高级功能开放和GPT-4o发布,6月与苹果的合作,7月的GPT-4o mini发布和GPT-3.5退役,8月的视频和音频能力升级,9月的o1-preview发布,10月的画布功能和快速搜索,11月的高级语音功能,12月的视频和屏幕共享功能及o3模型发布。

10秒生成视频,国产AI火遍外网,网友直呼太快了!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国产视频生成AI Vidu 2.0以其10秒内的生成速度和每秒仅0.04475元的成本迅速走红。该模型不仅速度快、价格低廉,还保持了高质量的输出效果。自全球上线以来,Vidu 2.0的用户数在20天内突破百万,100天内突破千万,生成视频数量已超1亿条。

AI巨头纷纷涌入东南亚市场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东南亚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多元文化,迅速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泰国各自制定了符合本国特色的AI发展战略。新加坡通过打造可信AI生态系统,马来西亚强化监管框架,印尼推动本土化创新,越南深化国际合作,泰国则注重产业应用。全球科技巨头如微软、谷歌、英伟达以及中国科技公司字节跳动、华为和阿里巴巴等纷纷加大在该地区的投资,预示着东南亚将成为AI技术和应用的重要试验场。到2030年,AI预计将为印尼经济贡献3660亿美元。

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成为最新AI网红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李开复作为中国“AI教父”投身大模型创业,面临多次质疑和调整。零一万物放弃了超大规模模型训练,转而专注中小模型和应用开发。尽管获得阿里云投资,但融资环境趋紧,零一万物需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李开复强调务实发展,但仍需应对商业化挑战。

探索未来:AI的下一个“身体”或将颠覆我们的世界!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AI正在以多种形式融入日常生活,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医疗AI设备、AR眼镜和自动驾驶汽车等。AI Pin作为一款创新的可投影设备,虽面临一些批评,但其创始人表示将持续改进。可穿戴医疗AI设备通过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建议。AI眼镜则通过先进技术和多模态AI技术,实现实时翻译等功能。AI汽车和家用机器人也在提升智能驾驶和家居辅助水平,使科幻场景逐步变为现实。

OpenAI解锁ChatGPT自主力,开启24小时全能管家模式,迈进L3级智能新时代!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OpenAI推出的ChatGPT新功能「Tasks」允许用户设定一次性或周期性任务,如查询金融信息、学习新单词或撰写故事等。该功能仅面向Plus、Team和Pro用户,且有10个任务的限制。目前,任务功能仅在Web和部分移动平台上可用,语音聊天和文件上传等功能暂不支持。未来,OpenAI计划进一步发展此功能以实现更高级的应用。

英伟达斥资1.65亿美金收购AI初创公司OctoAI,曾巅峰估值高达9亿!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英伟达拟以约1.65亿美元收购AI公司OctoAI,后者原名OctoML,专注于帮助开发人员部署和优化AI模型。OctoAI已从知名投资机构筹集1.32亿美元,并与多家公司合作。此次收购是英伟达扩展AI业务的一部分,旨在降低开发人员使用英伟达芯片的成本。

周鸿祎推出AI短剧,特效竟由纳米AI技术打造!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周鸿祎参与主演的国内首部“AI短剧”在西安开机,计划春节期间上线,共60集。该剧采用AI技术生成特效,旨在宣传360的纳米AI搜索,并推动AI的普及。周鸿祎认为短剧是有效的宣传形式,有助于企业营销,尤其针对庞大的短视频用户群体。

Vidu2.0重磅发布:让每个人都能用的AI视频工具问世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Vidu发布AI视频模型Vidu2.0,显著提升了视频生成的稳定性和质量,尤其在图生视频、3D卡通及2D动漫转换方面表现突出。该版本还大幅降低了价格,每秒生成成本仅为竞品的30%-60%,并提供极速生成服务,30秒内完成720P视频制作。此外,新增的多主体参考和框选功能增强了用户体验。Vidu2.0通过提升速度、降低价格和保证质量,推动了AI视频技术的普及。

AI恋爱见家长?黑科技正颠覆Z世代的生活方式!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调查显示,超过95%的Z世代年轻人使用过AI工具,其中六成使用过AI社交产品。AI已成为Z世代解决孤独、重建社交的重要方式,如恋爱AI产品上线4个月用户达500万。此外,42.5%的00后计划通过AIGC产品赚钱,部分已成功获得经济收益。尽管AI带来便利,但也引发了版权、原创性和伦理道德的争议,Z世代逐渐形成自己的AIGC使用规范。

AI to C迈向亿级俱乐部,Super App时代来临前夜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2024年,AI成本下降近90%,推动AI应用爆发。AI行业从技术驱动转向产品力驱动,C端应用如MiniMax和百度文库的月活用户分别超过7000万和9000万,验证了市场潜力。夸克和豆包等应用通过提升产品力和多端一体化策略,获得了显著增长,成为AI to C市场的领头羊。2025年,用户过亿成为关键门槛,标志着AI应用进入规模化和商业化的新阶段。

英伟达首投台湾AI新创,聚焦3D AI技术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英伟达支持台湾初创公司MetAI进行4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这是英伟达首次投资台湾公司。MetAI开发的模型能快速生成“SimReady”数字孪生,将CAD文件在几分钟内转换为功能性的3D环境。MetAI专注于先进半导体制造厂、智能仓库和自动化的AI驱动数字孪生,计划扩大研发团队并在2025年下半年迁往美国。

AI技术助力戏剧艺术焕发新生机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斯坦福大学的迈克尔·劳将人工智能融入戏剧表演,通过图像生成、大型语言模型实时剧本和姿态分析三种方式,探索技术如何反映现代生活的复杂性。该项目不仅增强了戏剧的叙事能力,还帮助学者分析动作和姿势。尽管存在版权、同质化及“以人为本”创造力可能丧失的担忧,劳强调人类艺术创作仍为中心,期待AI带来新创意和具体性支持。

一键生成!公众号新添“AI配图”功能,手把手教你使用指南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微信公众号新增的“AI配图”功能,允许用户通过输入关键词或描述生成图片,支持8种风格转换,适用于不同内容需求,如春节热点、科技财经、人物故事等。该功能目前免费,但生成的图片仅限于公众号内使用,且存在生成次数限制和功能局限。使用时需人工审核确保内容合规。

AI公司花重金收购你拍摄的“废片”,只为满足口腹之欲?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多家AI公司如OpenAI、Google等正购买视频创作者未使用的“废片”,价格为1-4美元/分钟,旨在获取更多高质量视频数据用于训练。此举源于视频数据需求增加且优质视频版权划分模糊。AI公司通过第三方专业公司购买并限制废片使用范围,以避免侵犯创作者权益。这种模式或为小创作者带来额外收入,但也引发对AI替代人类创作者的担忧。

OpenAI发布经济蓝图,奥特曼呼吁:AI助力美国引领未来,实现AI版“美国梦”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OpenAI提出一套“经济蓝图”,建议美国通过放松管制、建立全国性AI标准、加大芯片、数据、能源和人才投入等措施,最大化AI的利益、增强国家安全并推动经济增长。蓝图强调政府应与行业合作,确保AI安全发展和公平利益分配,同时吸引更多投资,保持全球竞争力。预计1月30日,OpenAI CEO将在华盛顿特区详细解释蓝图内容。

欧莱雅揭秘:AI美妆科技如何深度革新产业?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欧莱雅在CES展示的L’Oréal Cell BioPrint,通过AI和长寿科学,能在5分钟内生成个性化皮肤评估,帮助消费者选择合适护肤品。该技术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提升了研发效率。欧莱雅认为,AI将从开发效率和服务方式上革新美妆行业,尤其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AI美妆科技接受度高,市场渗透率领先。

华人打造“AI 靴子”海外售价高达7500元!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张勋杰因通勤问题萌生创业想法,创立Shift Robotics公司,推出AI驱动的行走辅助装置Moonwalkers。该装置可将步行速度提高250%,最高时速达11公里/小时。Moonwalkers融合了AI技术,提高安全性与舒适度,已在海外市场获得一定认可。尽管面临价格和声音等质疑,Moonwalkers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仍获得较高关注度。相比平衡车和电动滑板,Moonwalkers解决了安全隐患和使用门槛问题,尤其适用于仓库和物流中心的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影眸科技吴迪:3D生成技术是实现“空间智能”的关键拼图 | 36氪专访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影眸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主要用于3D大模型的前沿探索和商业化落地。其产品Rodin上线45天内年度经常性收入突破100万美元,显示3D生成市场的巨大潜力。尽管3D生成技术面临材质可用性和拓扑结构等挑战,但全球多家公司正加速推进技术迭代,预计未来3D生成将在AR/VR、3D打印等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

CES共识出炉:端侧AI引领科技潮流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CES 2025展示了端侧AI技术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主流趋势,取代云端AI,成为新产品的主要卖点。端侧AI通过实时响应和成本控制,提升了用户体验,尤其体现在智能眼镜、机器人等产品上。高通平台支持下的端侧AI解决方案在PC、汽车和XR设备中广泛应用,预计到2026年,搭载高通AI PC的数量将超过100款。此外,Agent UI作为下一代UI形式,正逐步替代传统操作界面,增强智能体验。

阿里云战略投资助力「环界云计算」成为AI时代超级应用平台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珠海环界云计算近期完成3750万元Pre-A轮融资,由阿里云独家投资。其核心产品Sealos是一款基于Kubernetes的云操作系统,旨在简化云操作系统的使用,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Sealos已服务30万以上用户,月收入超过160万人民币,并在开源社区积累了大量用户基础。团队强调Sealos在AI时代下提升应用开发效率的能力,目标是成为“应用大爆炸时代”的基础设施支持者。

微软宣布成立全新CoreAI团队,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潮流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微软新组建的CoreAI团队,由前Meta工程主管Jay Parikh领导,目标是开发端到端的AI应用平台与工具,涵盖从开发到部署的全流程。该团队将打造先进的Copilot和AI堆栈,推动GitHub Copilot等产品的迭代,通过多技术融合提升AI应用的智能化水平。CoreAI的成立强化了微软的AI战略布局,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并有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同时推动整个AI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应用落地。

AI泛滥谣言、色情与诈骗,正全球肆虐污染互联网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AI生成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引发真假难辨的问题。尽管已有平台采取措施打击虚假信息,但仍有不少用户被AI图片和视频误导。据统计,2023年网络上可监测到的Deepfake视频中有98%为色情内容,主角99%为女性。专家建议,平台需加强监管和用户教育,创作者应声明内容属性,以应对AI内容带来的挑战。

朱啸虎挑战大模型:批注在变局之下引发热议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朱啸虎在采访中表达了对大模型商业模式的担忧,认为中国大模型公司面临收入和商业化难题。他指出,尽管月之暗面等公司在去年初获得了巨额融资,但大多数大模型公司难以找到可持续的商业路径。朱啸虎强调数据和应用场景的重要性,并认为垂直领域的应用创新是中国的机会所在。他还提到,开源模型在追赶闭源模型,技术迭代放缓后开源模型有望赶上。

全新OpenAI助手上线,轻松管理大小事务,即时推送提醒,现在就来体验!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OpenAI推出新功能“Tasks”,使ChatGPT能够执行一次性或重复性的任务,支持Web端和App端使用,并已开始Beta测试。用户可以在聊天界面设置任务,最多可同时创建10个任务。此功能被视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一步,未来可能带来更多高级形态的Agent。

24年历程回顾:AI代理的五大发展趋势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2024年,企业在产品中广泛采用AI代理(Agent),主要用于执行任务、提供建议和自动化重复工作。微软Copilot、Salesforce Agentforce和LinkedIn HR Assistant是几个应用案例。AI代理的发展趋势是从点击操作转向对话式操作,LLM作为协调层简化了流程。此外,专为代理设计的基础模型,如OpenAI的o3系列和Gemini 2.0 Flash,增强了推理、规划和多模态交互能力。Interface Agents通过驱动网页浏览器和操作系统界面完成任务,成为主流。尽管面临性能瓶颈,2024年推出了多种框架和基准测试,推动了Agent系统的成熟。未来,AI代理将提升模型能力,优化架构,形成可复用的Agent市场。

阶跃星辰大模型助力茶饮行业,数千家“茶百道”门店全面升级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茶百道与阶跃星辰合作,利用阶跃星辰的Step-1V多模态理解大模型进行智能巡检,提升食品安全和服务水平,平均每天处理上百万杯茶饮,节省督导员75%的自检时间。此外,茶百道还接入了阶跃星辰的图像生成大模型Step-1X,用于个性化营销,提高用户体验。

MOPO优化多领域情感文本生成,轻松应对各种语气prompt(附提示词)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多目标提示优化方法(MOPO)通过三层架构和改进的遗传算法,实现了在不同场景下生成适应性强的文本。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单一目标优化,MOPO在保持原领域效果的同时,最多可提升15个百分点的跨领域表现。尽管存在计算资源消耗大和参数敏感等问题,MOPO仍为提示工程提供了新思路。

揭秘AI赚钱新风口:搜索业务收入暴增40倍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AI搜索成为AI应用中商业化表现突出的领域,多家公司如Perplexity AI和Glean的年化收入显著增长,分别达到5000万美元和5500万美元。AI搜索通过提供解决方案而非单纯信息,以及在企业搜索等场景中展现高用户粘性,成为最接近盈利的AI应用之一。此外,不同公司在特定场景下的差异化发展也增强了其商业壁垒。

商汤发布“日日新”模型,刷新AI记录成为双冠王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商汤发布“日日新”融合大模型,实现多模态信息的原生融合,标志着AI从分立模型向“大一统”时代的迈进。该模型在语言和多模态任务上表现卓越,同时保持较低的训练成本。实验证明其在复杂任务中表现出色,包括识别手写诗、解答难题、分析图像和视频等。商汤通过融合模态数据合成与任务增强训练,解决了多模态训练中的性能下降问题,展示了多模态技术的巨大潜力。

Mistral新品发布,上下文窗口扩至256K,强势登顶最强代码模型排行榜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CodeStral 2501作为“欧洲版OpenAI”的Mistral的新模型,与DeepSeek V2.5和Claude 3.5并列Copilot竞技场第一,上下文窗口扩大至256k,生成速度提升约2倍,在多项Benchmark中取得最佳成绩,尤其在Python和SQL测试中领先,同时其FIM能力也显著提升。该模型支持超过80种编程语言,并已在VSCode和Jetbrains系列IDE中提供使用。

美元基金争相抢投AI Coding,掀起投资热潮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明超平创立的AI Coding项目新言意码已完成两轮融资,估值达8000万美元,获五源资本、高榕资本等一线基金投资。AI Coding利用AI辅助或自动化软件开发,提高编程效率,已成为2024年少数看到产品市场匹配的AI应用领域。尽管国内初创公司面临大厂竞争,但AI Coding仍被看好,预计未来可能实现代码领域的AGI。

OpenAI发布美国AI经济蓝图,Altman月底赴华盛顿参与政策制定,详解AI基础设施国家战略意义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OpenAI发布16页经济蓝图报告,提出AI技术能推动美国经济再工业化,并强调美国需抓住1750亿美元AI项目投资机遇,以增强竞争力。报告建议通过合理规则保护公众安全,同时促进创新,避免AI被滥用。OpenAI呼吁与政策制定者合作,确保AI发展符合民主价值观,并提出建立AI经济区和国家研究基础设施等措施,以加强美国在全球AI竞争中的领导地位。

华裔AI时尚设计平台获2400万美元投资,引领时尚产业革新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Raspberry AI,一家提供文本到图像设计平台的初创公司,筹集了2400万美元A轮融资,以加速时尚产品开发。该公司帮助设计师通过AI技术快速可视化和迭代设计,已赢得包括Under Armour和MCM Worldwide在内的70个客户。Raspberry计划利用新资金扩展团队并进入家居、家具和化妆品领域。

开学季必备!ZP联手AI独角兽Perplexity推出学生专属减压神器,打造高效学习新体验!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Perplexity Spaces是一款由AI驱动的学习助手,可帮助学生高效整理知识、提高成绩。只需用.edu邮箱注册,即可免费试用一个月的Perplexity Pro,该版本提供更强大的搜索功能和多模态输入支持。目前,Perplexity拥有约1500万活跃用户,估值达90亿美元。

清华、复旦、斯坦福联手开发“虚拟员工”,让智能Agent接管你的电脑工作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研究者联合开发了名为“Eko”的Agent开发框架,使开发者能用简洁代码和自然语言快速创建“虚拟员工”。Eko支持跨平台操作,具备生产级干预机制,开源且包含多步合并优化和视觉-交互要素联合感知技术,显著提升任务执行效率和准确性。

AI恋爱术年入千万,九成男性用户成“提款机”?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2024年,AI恋爱输入法应用如“Lovekey键盘”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尤其吸引大量年轻男性用户,其中“Lovekey键盘”大陆市场苹果端预估收入达371.9万美元。这些应用通过提供AI话术帮助用户开启和回复聊天,涵盖了从日常交流到恋爱、职场等多个场景。然而,这种商业模式也引发了关于加速感情快餐化的质疑。尽管如此,AI恋爱输入法在拓宽应用场景和优化付费模式上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也存在话术不够实用的问题。

AI陪伴玩具火爆背后:真的靠谱吗?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AI陪伴玩具正逐渐成为市场新宠,预计全球AI玩具市场将从2022年的87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351.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6%。产品形态多样,包括玩偶、智能硬件和机器人,主打娱乐、教育和健康三大方向。例如BubblePal开售首月GMV超400万,特斯拉的Tesla Bot Action Figure上线24小时内售罄。然而,高昂的研发和运营成本,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AI算命走向全球:八字测算能否赢得国际市场?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AI算命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选择,尤其在海外市场上,AI产品《Fatetell》通过自研算法和知识图谱提供定制化命理解读,按次付费加订阅制模式,已积累上万条算命案例。该产品主要吸引80后至00后的用户,关注财富和事业问题,准确率高达80%,但在婚姻情感方面有待提高。Fatetell的商业目标是在一年内实现与真人命理师相当的准确度,同时探索多模态技术以优化对话策略。

从清华休学到获百万融资,他如何用AI解锁K-pop粉丝经济新蓝海?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何东阳,一位00后创业者,从清华大学休学后创立了Poppaws.AI,一款结合AI和Kpop的追星App,获得数百万天使投资。该应用通过生成式AI技术扩展粉丝与Kpop偶像的互动方式,目标市场为2000亿美金的Kpop粉丝经济。何东阳强调,坚定的信念和对细分赛道的敏锐判断是其成功的关键,同时建议年轻创业者先积累经验和认知,再寻找机会。

AI神学热潮:GPT吸引超1000万人祈福,创收6000万美元!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AI技术正在与宗教领域结合,形成新的应用趋势。据统计,2023年前10个月,《圣经》印刷版销量超过1370万本,同比增长22%,其中许多购买者是Z世代。AI产品如「Bible Chat」和「Hallow」表现出色,前者ARR达1000万美元,后者则突破6000万美元。此外,还有AI牧师、AI灵修工具等多种产品出现,显示出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商业价值。

AI翻唱爆红!下载量激增400%,变形金刚都在唱Rap!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Banger是一款由土耳其公司42 Digital开发的AI音乐应用,自2023年8月上线以来,凭借其简便的翻唱功能和有效的市场策略,在沙特和美国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功。该应用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音乐选择和个性化推荐,以及解决版权问题,吸引了大量用户,截至目前已获得近430万次下载和约330万美元收入。尽管面临免费试用需求和生成时长等问题,Banger仍展示了AI音乐产品在商业化道路上的潜力。

牛津大学未来学家揭秘:AI拥有欲望将如何颠覆世界?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新闻指出,2024年底OpenAI发布o3并在AGI上取得突破,最高测试成绩达类人水平。关于AGI何时到来,各方看法不一,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认为应称为“人类水平的AI”。邓建国强调AGI需具备人类感性和道德意识。Nick Bostrom提出应创造成为良好宇宙公民的超级智能,而非仅具统治欲望。AI的欲望和目标对齐问题引发关注,各国在AI伦理共识方面进展有限,未来需确保AI系统与人类价值观一致及数字化意识体的利益。预计2025年AI将进入更多领域,应用层面扩散,并逐步渗透至个人工作流程。

Forerunner Ventures如何看待AI投资?揭秘“晚期赢家”机遇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Forerunner Ventures宣布完成5亿美元的新基金募集,总管理规模接近30亿美元。该基金继续聚焦消费领域的种子到A轮融资,但强调AI技术带来的新变化。尽管过去几年DPI表现不佳,Forerunner依然看好AI在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带来的改进。他们认为AI技术可分三类:AI增强型、AI赋能型和AI主导型,而成功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人类需求及文化共鸣。

黄仁勋如何看待Agentic AI与Physical AI?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CES上表示,10年内机器人能力将极大提升,达到连怀疑论者也惊讶的程度。他提出了AI发展的四个阶段:Perception AI、Generative AI、Agentic AI和Physical AI。黄仁勋强调,Agentic AI能够自主管理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已在知识工作、工业优化和医疗等领域展现潜力。Physical AI则使AI系统具备理解物理世界的能力,黄仁勋认为这将是未来AI的主要发展方向,预计将在制造业、仓储和运输等行业带来变革。

AI大厂纷纷预言AGI时代到来,炒作or真相?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Ethan Mollick认为,尽管AI在大模型、细分领域智能体及多模态能力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对AGI短期内实现的激进预测需持谨慎态度。他提醒,更重要的是社会应为AI带来的变革做好准备,而不仅仅是关注技术的时间表。例如,OpenAI的o3模型已在多项测试中超越人类,谷歌的Gemini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研究报告,且AI在图像和视频生成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5亿估值与2500万用户助力Suno CEO专访:AI如何重塑音乐产业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2024年,AI音乐生成产品Suno完成了1.2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5亿美元,用户数从1000万增至2500万。Suno发布了V4版本,提升了音质和创作能力,并于同年12月推出Android版应用。尽管面临侵权诉讼,Suno仍有望改变音乐创作和商业模式。Suno注重用户体验和互动性,认为音乐的未来应更像视频游戏,鼓励用户为音乐体验付费。

大厂争相布局3D大模型,影眸科技45天达成百万美元ARR获数千万美元融资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影眸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主要用于推进3D大模型的前沿探索及全球化商业落地。其产品Rodin上线45天即实现100万美元年经常性收入,已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团队在3D生成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多次获得国际奖项认可。

大学生坦言无AI工具将难以忍受,揭示智能工具依赖现状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大学生已成为AI技术的深度使用者,尤其在学习、科研和情感交流等方面。调查显示,MBA学生在使用AI工具方面不如年轻学生熟练。AI的使用使学生在某些情况下效率大幅提升,但也导致数学成绩下降,部分学生难以写出高水平论文。AI工具的使用减少了对传统搜索引擎的依赖,下降比例可达80%。学生们普遍认为AI是强大的辅助工具,但也存在过度依赖的风险。

2024大模型商业化之路:探寻核心主线与发展机遇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2024年,大模型商业化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高端模型如ChatGPT Pro和DeepSeek V3获得成功,另一方面,整体营收仍面临压力。DeepSeek以高性价比著称,其V3模型性能超越GPT-4,仅耗资600万美元。用户逐渐倾向于多模型组合而非单一头部模型,重视智价比。企业用户则更注重成本与收益平衡,选择更经济有效的模型组合。2024年标志着“交付智能”的智价比元年,预示着2025年大模型市场将更加成熟和多样化。

AI投资人2024回顾:从千个项目中精选投出不到10个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2024年,张煜共投资近10个AI项目,尽管比2023年减少,但仍为出手较多的投资人之一。2024年国内AI行业投资事件500起,同比下滑16%,总投资额约663.16亿元。张煜预计2025年AI应用将爆发,投资次数将大幅增加,涵盖种子轮至A轮。2024年,AI创业者普遍年轻,项目来源多样,但真正优质项目稀缺,导致投资谨慎。

00后不靠资本狂赚7000万,TikTok和AI助力大学毕业生成功逆袭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三位00后创业者在无外部投资情况下,自主开发了多款AI应用,取得显著成功。其中,Cal AI在八个月内实现800万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主要通过创新的AI图像识别技术和有效的营销策略获得用户。另一位创业者Blake Anderson开发的RizzGPT和Umax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额收入。这些成就展示了年轻一代在科技创业领域的潜力。

一秒拥有电影级特效!全新Video Ocean V2.0免费来袭,质量震撼全网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潞晨Video Ocean V2.0发布,提供全面免费的视频生成服务,升级了视频质量、运动流畅度和风格多样性。该版本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和角色生视频等功能,最高可生成20秒视频,并具备“视频续写&重试”功能。其开源项目Open Sora已获得23k+星标,旨在让AI视频创作为人人所及。

DeepSeek官方App免费上线,功能强大直呼.ChatGPT的最佳替代!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DeepSeek App已上线App Store,由火爆的DeepSeek V3模型支持,提供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功能,涵盖对话、翻译、写作、编程等用途,且完全免费。该App在iOS平台获得全五星好评,但暂无安卓版本。DeepSeek V3模型参数量为671B,预训练于14.8T高质量token,开源且性能优越,性价比高。

一目科技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推动AI与机器人全面融入日常生活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一目科技,一家专注于多模态感知和AI计算解决方案的公司,近期完成了数亿元D轮融资。该公司利用这些资金提升技术并扩展到具身智能应用领域。一目科技的技术已应用于智慧水务、智能家居和生命科学等行业,并获得了多项专利和国际奖项。此外,公司正开发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触觉感知技术,计划于2025年推出相关解决方案。

自动化运维创企狂揽3500万美元,Greylock与李飞飞等AI巨头争相加码未来布局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全球AI市场预计2030年将达2.556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36.6%,尤其在企业服务和IT运维自动化领域。Resolve AI,由前Splunk高管创立,已完成3500万美元融资,旨在通过AI工具减少工程师在生产环境中处理问题的时间,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生产力。Resolve AI的产品能自动处理告警、解决生产问题,并优化云成本管理。

淘宝天猫商家迎来新功能:一键图片生成视频现已全面上线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淘宝星辰·图生视频工具上线,该工具基于淘宝星辰视频生成大模型,能根据一张图片或文本描述自动生成高质量电商视频,具备多语种理解能力、稳定的物理动作表现及专业的光影效果。该技术已在商品主图视频、卖点视频、服饰视频等领域应用,旨在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电商视频解决方案。

英国居家医疗平台Cera获1.5亿美元融资,加速人工智能布局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英国居家医疗保健公司Cera在疫情后筹集了1.5亿美元资金,主要用于扩展其人工智能平台。截至2024年,Cera已实现EBITA正值及自由现金流正值,声称其技术可减少70%的住院率和20%的患者摔倒率。Cera目前是英国最大的非NHS医疗服务提供者,覆盖约3000万人,并声称其模式每天为英国医疗系统节省100万英镑。

OpenAI高薪招聘机器人工程师,最高年薪达322万!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OpenAI重启机器人计划,招聘系统集成电气工程师、机械产品工程师和TPM经理三大岗位,最高年薪达44万美元(约322万人民币),工作地点位于旧金山。此次招聘表明OpenAI将专注开发能在动态环境中展现AGI级智能的通用机器人技术。

从嫌弃到依赖:SpaceX前工程师揭秘O1满血版全新用途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苹果和SpaceX前工程师Ben Hylak分享了对AI工具o1的使用心得,强调其已不再是传统聊天模型,而是更像一个“报告生成器”。成功使用o1的关键在于提供大量背景信息并明确所需输出格式,而非引导其具体操作。起初因体验不佳而批评o1的人后来改变了看法,现在每天都在使用它解决问题。未来,o3和o3-mini将陆续推出,后者首先面向Plus用户。

霉霉用中文拜年!免费生成国风年味视频,小白也能轻松上手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网友使用最新免费视频生成模型Video Ocean V2.0制作了一段逼真的熊猫视频,展示了其在长城和新加坡鱼尾狮上的活动。该模型在画质、运动幅度和风格多样性方面进行了升级,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和角色生视频等多种玩法,且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

人脑与AI对决:10比特对抗百万比特,人类未来何去何从?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揭示,人类大脑每秒只能处理约10比特信息,远低于日常体验。此发现凸显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尤其在面对AI每秒处理数百万比特信息的背景下。文章探讨了人类在信息处理速度、广度及AI崛起带来的挑战,并提出适应认知限制的教育和职场变革策略。

我们在大模型产品前真的毫无防护吗?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全球数亿用户在使用AI产品时,其对话、图片等数据常被用于训练下一代AI模型,这突破了传统数据使用界限。尽管多家公司如OpenAI、微软等在隐私条款中提及数据收集,但用户往往忽略这些细节。例如,意大利曾因隐私泄露暂时封禁ChatGPT,爱尔兰指控X公司未经同意收集用户数据,微软也被质疑滥用Microsoft 365数据。尽管部分公司提供退出机制,用户在数据使用上仍处于弱势。数据收集虽未必显著提升模型能力,却成为企业获取商业利益的新途径,引发关于技术进步与用户数据“滥用”的讨论。

AI成中年女性“电子闺蜜”:县城掀起智能化生活热潮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2024年被视为中国AI应用落地的元年,AI软件已深入到县乡城镇,成为部分县城女性生活中的助手。桂莲利用AI处理工作和人际问题,林姐用AI美化个人形象,小琴借助AI辅导孩子作业并改善家庭关系。AI不仅在工作上提供帮助,还在情感上给予陪伴,尤其对于中年女性,AI成为了情感寄托,填补了她们生活中的孤独。

三星AI机器人即将发售,揭秘发布5年来的革新亮点!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三星推出的AI智能机器人Ballie,集成了人工智能、AI投影等技术,旨在提供全面的家庭智能辅助。预计2025年上半年上市,定位中高端市场。Ballie具备情感化交互、个性化服务和环境监测等功能,有望改善现有智能家居产品的兼容性和交互体验。

日本市场生成式AI应用现状揭秘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约17.3%的日本企业已在实际业务中使用生成式AI,其中86.7%的企业认为AI带来了积极效果。大型企业(36.9%)使用率较高,而中小企业因灵活性强也较易采纳。使用目的主要是提升效率(90.9%)和应对人手不足(44.3%)。信息收集(59.9%)、文案总结/校对(53.9%)和创意启发(53.8%)为主要用途。33.5%的企业仅限特定个人使用AI,20.7%实现全公司应用。最大挑战包括资金不足(46.4%)和技术人才缺乏(54.1%),以及法律问题如数据泄露和版权(30.6%)。

大厂在AI时代似乎迷失了搜索方向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目前AI虽已广泛应用,但多数人对其功能和用途仍不清楚。AI在游戏、广告设计等领域发展较快,但在普通生活中应用较少。搜索是AI与普通人联系最紧密的应用之一,经历了从1.0的个人答疑,到2.0的互联网搜索,再到3.0的自媒体平台权威解答的演变。未来的4.0版本将更个性化、智能化,需提高搜索准确度,聚焦细分市场,并优化交互体验。当前AI产品还需改进以更好地服务用户。

AI破解嗅觉密码,开启香气新时代!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科学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一种能预测和创造新气味的系统,解决了气味分子结构与其实际气味间难以预测的关系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嗅觉机制,还能应用于疾病诊断、新型驱虫剂开发等领域。Osmo公司获得了350万美元资助,用于研发能驱赶或消灭携带疾病的昆虫的化合物。

2025年首个爆款竟是它:毛绒“宠物”为何如此火爆?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Ropet是一款在CES 2025上亮相的新型机器人宠物,它结合了可爱的外观、真实的触感和温度,以及先进的AI技术,能够识别用户的情绪并作出相应反应。Ropet还具备学习能力和自适应算法,可通过互动获得积分以解锁新功能。目前,Ropet已获得超过23万美元的众筹资金,预计2025年3月开始发货。

AI广告营销海外热潮席卷,这一年深度变革瞩目

2025年1月20日 AI周刊

2024年中国广告主大多维持广告预算稳定,而全球广告支出预计增长10.7%至1.08万亿美元。AI技术在广告行业的应用深化,尤其体现在搜索、对话式广告、创意素材生产和数据驱动决策等方面。同时,流媒体广告价值显著,尤其是CTV广告收入增长迅速。然而,数据隐私保护仍是重要议题,推动平台采用新技术如机密匹配和AMC营销云来平衡隐私与广告效果。未来,广告行业将更加依赖AI技术和数据共享,建立互信将是关键。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不代表【AI 应用与实战】官方立场。

扫码关注本站公众号/加入知识星球,订阅更多精彩内容

(1)
AI研究生的头像AI研究生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5年1月7日 上午7:57
下一篇 2025年1月23日 下午5:48

相关推荐

  • 2024年11月04日 AI 周刊

    栏目介绍 AI 应用与实战网,从本周开始推出【AI 周报】栏目,每周一更新。 1、Claude 发布新客户端: Claude 的新客户端提升了用户操作体验,支持 Mac 和 Windows 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访问 Claude 下载页面 获取最新版本。 2、ChatGPT 推出高级联网搜索功能: ChatGPT 为所有用户提供联网搜索功能,增强了信息获取能力…

    2024年11月4日
  • 250127 期 AI 周刊:DeepSeek-R1 比肩 ChatGPT o1,中美 AI 竞赛站上新高度

    AI大模型助力《唐探1900》未映先热,今年贺岁档有点不一样! 《唐探1900》利用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的图生视频组件制作了首款AI动态海报,受到广泛好评并在多个城市播放。该平台还能生成高质量图片和多种实用应用,涵盖教育、企业服务等多个领域。数据显示,百度智能云在2024年前11个月的大模型中标项目中表现突出,综合评分位列第一。 奥特曼预言:下一代人类或…

    2025年1月27日
  • 2024年12月02日 AI 周刊

    ChatGPT两岁,OpenAI迈向10亿用户目标! ChatGPT迎来两周年纪念,目前每周有2.5亿活跃用户,自推出以来,全球六大科技公司市值总计增长超8万亿美元,其中英伟达涨幅显著。OpenAI最新估值达1500亿美元,并计划于2025年推出新AI智能体,目标用户达10亿。然而,马斯克对OpenAI提起诉讼,指控其不公平竞争及非法行为,试图阻止OpenA…

    2024年12月1日
  • 2024年12月09日 AI 周刊

    2025年:微软预测的六大AI发展趋势,你准备好了吗? 到2025年,AI将从辅助工具演变成工作和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成式AI的使用者比例从55%跃升至75%,智能代理将执行更多任务并提高工作效率。微软预测AI模型将更强大、更高效,并在科学、编程等领域发挥作用。此外,AI将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更多便利,同时提高资源效率和可持续性。度量和定制将成为构建负责…

    2024年12月8日
  • 2024年11月11日 AI 周刊

    AI 产品与技术 由 GPT-4o 驱动的清洁机器人 一款由GPT-4o驱动的清洁机器人手臂成本仅为250美元,且在4天内搭建完成。这款机器人验证了AI模型可以驱动机器人执行任务,使得普通人也能轻松建造自己的机器人。官方介绍 In-Context LoRA In-Context LoRA技术增加了AI生成图像的“情节记忆力”和“角色一致性”,保持不同图像之间…

    2024年11月1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站长
联系站长
返回顶部

本文大纲

Index